明华羞恼地起身来,梳头穿衣,抬头往天上看去,日头都已经升到正空了。
若是平常倒罢了,反正府里也没旁人。偏偏前一夜里许多客人都因为雨水滞留,反倒是他们走的时候,出了太阳。
“给殿下梳一个牡丹髻吧,端庄典雅!”绿玉笑道。
明华却是道:“…新婚头一日便丢了好大一个人,还哪里管它典不典雅呢。
随便梳一个便是。”
绿玉便照着做了。
桌上正好送来新鲜的饭菜,明华刚从净室里边出来,便能直接坐下用膳了。
曲锦枝已经坐在那儿等她了。
见她过来,忙站了起来,走过来接替了丫头的手扶着她坐下。
姚黄等人暗中观察,对这个新上任的驸马的表现很是满意。
明华犹有怨气,道:“再有下回,可不能让我再在榻上睡成死猪了。”
曲锦枝笑:“…成亲也就这么一回,殿下哪儿来的下回?”
曲锦枝原本只是玩笑之语,但明华听了却是微楞,不由回想到和熊祎的那一段婚姻来。
公主下嫁,红妆铺就,楚国王宫之中,新王后也是睡到日上三竿爬不起来,却并不是因为熊祎宠爱,而是因为宫室之中无人把明华当一回事。
明华不禁自嘲:是,她哪儿还有下一次?!
想及此,明华有些歉意,也不好多使脾气:“…就算念在我疲惫,总归也是失礼了的。”
曲锦枝道:“…昨个儿来的都是至亲,想必无人会真正计较。”
明华想想也是。
两人不是第一次在牡丹院里共同用膳,用过了膳,明华便道:“…你虽来过许多回,可现在你也是这府邸的主人了,还有好些地方没有逛过吧?我带你四处看一眼?”
曲锦枝自然道“好”。
曲锦枝想到曲家里两个嫂子进门时,也是被人带着去四处熟悉府里的。
两人漱口,走了出去,漫步在府邸之中,正好当做消食。
天儿阴雨连绵了好多日,难得有这么好的晴天。
“这般好天气,倒是辜负了半日。”明华晒着久违的太阳,话中暗指自己在床榻上躺了将近到正午。
前一夜的雨势颇大,这时府中四处水气弥漫,还没来得及被下人打扫干净的落叶被往来过路之人碾碎成泥,夫妻俩踩在上面,发出稀碎的簌簌声。
曲锦枝道:“…新婚头一日便是这样的好天气,可是一个好兆头。
阴雨总有散尽之时,待云雾拨开,日月星辰便出来了。”
明华笑:“…你说得是,只是这时想再出城去游玩,已是有些迟了。”
明华和曲锦枝走在前面,一干仆役走在后面。
曲锦枝却是道:“我却和殿下想的相反。新婚第一日,我希望殿下能和我待在一处。若是出城去,少不了有这样那样的人来打扰,我可不喜欢。还不若就在这府里和殿下两人独处得好。”艳阳高照,想也知道京中被数日雨水憋出病来的人都会倾巢出动,外出游玩的。
明华没有应答,心里却是因为曲锦枝的回答有些高兴。
半晌,明华才接着道:“…阿枝既然想和我待在一块儿,我便答应了!”
……
及至午时,玉沁才悠悠转醒。
她一夜没有睡意,是直到天明,才撑不住躺下。
谁知一睡便睡过了午膳,肚腹之中早就空了一片。
丫头们扶她起来,她头一个自然问道:“这会子什么时候了?”
丫头应答:“将近未时了。”
玉沁默然。
丫头又道:“…元宵姐姐凑巧去了厨灶上,说是亲自盯着炉火,怕是不知道主子你何时醒来。
又说如果主子醒来,肯定要肚子饿。这个时候距离晚膳的时间也不算远,便自作主张煮了粥。”
玉沁点头表示“知道”。
元宵一向贴心。
到粥煮成,她坐上桌子端起汤碗来吃上两口,清粥软糯可口,入口即化,看得出来花费了心思去做。
她心情好了些。
元宵知她心思,知道前一日是曲锦枝成婚,主子的心情必定不好。
玉沁品尝着美味的粥,真心夸赞。
谁知玉沁的心情刚好一点儿,便有人见不得她痛快,要来给她添堵了。
闵燕清和柳氏联袂而来,打着探望玉沁的名义,在西小院一坐便是坐到了傍晚。
闵燕清前脚刚走,玉沁后脚便叫人把闵燕清带来的东西收进仓库去,来个眼不见为净。
元宵道:“王妃也说了,这些都是王爷叫人带回来的。王妃和柳侧妃都将它摆了出来,就咱们不摆……”
玉沁道:“无妨,听我的便是。”
玉沁说的是姜宓叫下属带回来的红珊瑚。
珊瑚难得,红珊瑚更是稀有,姜宓一下子弄来三盆,分了给闵燕清、玉沁和柳氏,可谓是“花了心思”。
珊瑚寓意极好,是吉祥之物。
元宵应了一个“是”便叫人把东西妥善挪了出去,搁了起来。
玉沁也不管屋子里还有姜宓留下的人,便口无遮拦:“…别人都是去处置水灾,偏偏他还有工夫留心后院的女人喜欢什么摆件……”
这话可没人敢接。
……
被玉沁念叨的人,这时正站在一处土坡之上,和当地负责安置灾民的官员商议开仓放粮的事情。
旁边便是扎堆了的帐篷,里边住的全是灾民。
姜宓知道安抚灾民的重要,自然力争将府衙库存的储备粮食全放出来,官员再三讨价还价,总算勉强答应。
姜宓皱眉:记得这个官员是老三的人,并不受他调遣。他得了老三的指示,屡屡给他下绊子。
因为粮食短缺,暂时被安置在城外的灾民已隐约有了乱象。
姜宓自然着急。
好在开仓放粮的事总算被他敲定了。
事情一经敲定,姜宓便想着早日落实,便提议进城去安排后续事宜。
那个隶属于姜宪的官员不情不愿,但也知道事关重大,只好跟着朝城门走了去。
哪知两人还没走出灾民营帐,外边便有一个士兵吼着大嗓门大老远地便在那儿嚷嚷道:“不好了不好了!城里的粮仓起了大火,粮食全没了!”
报信之人唯恐灾民们听不见这个消息似的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